先来聊聊一个问题,小学生可以玩剧本杀吗?这个问题放在两年前,常见的回答是“不建议”——一是因为剧本杀的题材往往涉及犯罪、微恐,且剧情烧脑、不易理解,会影响小孩的游戏体验;二是因为剧本杀经常“拼车”组队,让一个小孩加入,会影响其他人的游戏体验(可参考与小学生组队打)。但你阻止不了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所以,“儿童剧本杀”的出现,其实是一件好事,就相当于《荣耀》开设了小学生专区剧本杀复盘解析,针对专门的玩法和人群,大家互不干扰——那儿童剧本杀,具体玩什么呢?有人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有一次玩哆啦A梦主题的亲子密室逃脱,里面全是奥数题,我带孩子进去做了一小时才找到路出来……”可见,学好数学不能买菜,但可以助你“逃出生天”。但你要觉得这就是在补课,那就太扯了——恕我直言,能说出这番话的朋友,都没有玩过剧本杀:从大热剧本《年轮》中的高数题,到《余香》中的生物题,剧本杀中的知识问答,成年人都逃不过。
很多人不理解,同一个本带几百遍,不腻吗?但我的瘾恰恰就在这里——人们在深夜逃进剧本杀的平行宇宙里,扮演另一种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人会怎么演。有一次是个黄暴本,有情感推理,要表白时,男生对着女生临场发挥“她像牛奶,纯净舒服,但你像火锅,蛮横霸道,占据了我的味蕾,我再也尝不出别的味道了”,剧本杀复盘解析那是剧本以外的浪漫。还有一对结婚四年的夫妻,养了只狗,那天的本正好是说宠物的,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也不盘凶了,就开始谈心,聊什么才是真的对宠物好,宠物的真诚是不是人永远无法回报,我就静静听着,不想打断这场谈话。总之,我喜欢在晚上带本,因为深夜是用来做梦的,剧本杀也是用来做梦的。其实只要遇到一个合适的剧本和 dm,大多数人会爱上剧本杀,它不像狼人杀有一定逻辑门槛,不会盘的人还可以玩呈现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可能是被某个角色,某句话打动,也可能是喜欢某个设定,Nick 有一次拿到名叫“宋归”的人物,是宋国遗子,一开始他没注意这个名字,层层推敲,发现是母亲一开始就希望他能回到自己身边,于是取名宋归,就因为这个设定,Nick 爱上了剧本杀。
比如,年轻人初入职场,对职场、自己的认知不够,于是工作中产生的很多情绪就被压抑在心里。他认为自己能将这些情绪消化,但在一次“剧本杀”中,扮演的角色刚好是与他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这种感觉既真实又不真实,但看着相似的年轻人在职场中的无助,心中积攒的情绪会借助角色外壳,完成释放和纾解,那么玩家也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完成了一次心理治疗。当然,我们说的心理剧,的要求要比剧本杀高很多,但目前很多优质的心理本,已经能够起到让玩家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情感思想,从而改变玩家行为习惯的教育意义。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剧本杀首先具有娱乐性,丰富了年轻人的线下消费选择。同时剧本杀很好玩,参与感强但上手门槛不高,还能在娱乐的过程中完成情感宣泄甚至某些心理疏导。这一切让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快速爱上这个行业。从行业角度看,剧本杀创业门槛不高,市场的火热会吸引大量新资本和创业者入局,行业快速崛起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剧本杀从目前情况看,正在逐渐丰富更多场景。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的可塑性很强,当然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31 的确,存在一种本子是为了暧昧男女和单身青年而生的。这是一次只需要付一百多块的高阶相亲局。32 DM会提前组局发车,给广大年轻男女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情商、智商和口才的机会。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展现智商都成了暴露智商。剧本杀复盘解析33 北京朝阳区的DM小孟就曾暗中被买通,分给指定人物充满情感纠葛的剧本人物,两位主人公在本里爱得是死去活来,一周后果然在一起了,但是女生却不让男生单独来玩本了。“但他还会偷偷来。”34 然而可惜的是,作为一个表达和智商类桌游,依然有人为了在朋友中出风头和秀智商而作弊。有时候你以为的大神队友,其实DM一眼便能看出是“天眼玩家”。35 “在盘一个算有难度的本时,我线索卡都没发完,他就基本盘出来了,一看就是提前看了复盘来的,因为他,全部人关于这个剧本的体验感都算废了。”DM小致无奈说道,“这样的人,平时是有多缺成就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