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无缝钢管 学会受生态环境部工程评估中心委托,完成了“钢铁行业噪声污染现状调研”工作,并对宝武集团武钢有限公司和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项噪声现状调研工作,并开展了《全厂噪声检测分析及降噪技术》研究专项,对城市钢铁厂环境噪声影响进行了评估。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指出,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完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体系,并鼓励制定高于现行标准的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随着《噪声法》实施,噪声排放已经成为绿色工厂评比的关键指标之一。源头防控是噪声污染防治有效的方法之一,推广静音工厂能够从源头解决工业噪声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制定《钢铁行业静音工厂技术规范》是钢铁行业噪声治理技术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地钢铁行业噪声管理的切实需要。

湖州无缝钢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王国栋教授邀请钢铁行业大咖“云集”,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研讨废钢高质循环利用和数字化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王国栋教授作主旨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文刚,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处长李煜,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树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部长、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杨洁,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河北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义,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陈晓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助理付静,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建龙集团副总裁、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宪礼,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立新,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炼钢所副所长赵成林,本钢集团特殊钢事业部总经理黄健,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公司总工办主任周伟基,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总经理赵志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

湖州无缝钢管 工业软件研发在钢铁工业智能制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中国已在遵守技术进出口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加入或签订的国际条约、协议的前提下,从国外引进许多工业软件。为了解我国钢铁工业如何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工业软件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工业软件,《中国冶金报》记者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轧制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文仲进行了一场对话。《中国冶金报》记者:您曾经提到,轧钢行业先后从国外引进大量的计算机系统和工业软件,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应用,为实现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条件。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刘文仲:以热连轧带钢生产线为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和数学模型是典型的工业软件,行业中也称为轧钢软件,属于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国内对这类引进软件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具有代表性意义,为行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湖州无缝钢管 玉昆项目的建设规模相当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宝钢建设规模,如此规模的钢铁项目国内一般要分二到三期建成,建设周期一般在三年以上。玉昆项目首开国内4条生产线同时建设的先河,建设周期压缩到两年。玉昆项目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成400立方米烧结机、360万吨带式焙烧球团、1200立方米和1250立方米高炉、100吨转炉配LF精炼炉的同时,引进国内第二条意大利达涅利QSP—DUE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0%,实现传统钢铁产业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届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带钢生产线可生产厚0.8毫米至22毫米、宽1.5米规格的带钢产品,填补云南省内以热代冷连轧带钢产品空白,为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市场提供高端500E、600E系列的高强度建筑用钢。与此同时,项目建设将立足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通过引进达涅利核心技术的高拉速连铸设备,实现连铸直轧,大幅减少能耗和排放。通过建设4座总装机28兆瓦的余能余热发电站,运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实现余能余热全部回收利用,大幅降低吨钢生产成本。

点击查看惠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